017-《大清话事人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第二天,李郁就照办了。
    经过友好商议,每月40两例银,雇佣杜大讼师为存菊堂的法律顾问。
    堂口遇到差役刁难,案子纠纷的时候,杜讼师有义务及时介入,提供法律援助。
    打赢官司的花红另算!
    存菊堂,再添一员大将。
    一时间,上门委托的土豪恶绅们踏破门槛。
    而“剪辫”案,却还是在发酵当中。
    李郁派人把一柄董记剪刀,悄悄的放到了土地庙睡觉的乞丐手边。
    醒来后,乞丐大喜。
    认为是洪七公他老人家下凡,送把剪刀给自己换顿饱饭吃。
    于是,乞丐立刻送到了当铺,想换几枚铜钱。
    当铺掌柜的知道轻重,立即把乞丐扣了送到了府衙。
    大狱内,方捕头亲自上手。
    用沾了盐水的鞭子,抽的小乞丐死去活来。
    最终,招认了犯罪事实。
    土地庙乞丐10余人,偷盗剪刀,又因为对社会不满,怒剪他人辫子。
    ……
    赵知府大喜,和巡抚大人商议后决定结案。
    无知乞丐偷盗剪刀,后剪他人辫子泄愤。
    供状送到紫禁城,引来了乾隆的愤怒。
    他在乾清宫愤怒的摔了茶碗,吼道:
    “下面的人竟敢这样糊弄朕,简直无君无父。”
    “动摇我大清国本的大案,竟然想用几个乞丐顶罪。”
    “下旨,严厉斥责苏州地方官,告诉他们,如果脑袋不想要了,朕可以帮他们挪一下。”
    太监们被吓得瑟瑟发抖。
    而朝臣,表面惶恐,实则内心稳得一批。
    麻木了,习惯了!
    伺候这位爷,就得顺毛捋。
    不过,正蓝旗副都统,御前侍卫和珅却是提着一颗心。
    因为他收到了各省的献书2000余册,其中尤以苏州府的最多。
    其他人不懂乾隆的心思,他却是摸的透透的。
    什么不分满汉,开禁言路,不以书中内容掀起文字狱,都是扯淡。
    私底下,他曾经和侍读学士纪晓岚聊过此事。
    两人一致认为,伺候皇上不能言听计从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