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赵奕摇了摇头,他站起身,走到窗边,看着外面漆黑的夜色。 “你们啊,还是没看清这世道的真相。” 他留下这么一句没头没尾的话,便挥了挥手。 “早点歇息吧,明天还要赶路。” …… 第二天清晨,队伍在子杨县百姓的夹道相送中,再次出发。 楚嫣然注意到,那些送行的百姓,虽然衣衫朴素,但一个个精神饱满,脸上挂着希望。 这与他们之前一路行来,截然不同。 出发后的第五天。 队伍行进的速度,开始明显变慢。 崭新平坦的“镇国大道”,已经到了尽头。 前方,是泥泞破败,坑坑洼洼的土路。 沿途,开始出现三三两两的流民。 他们面黄肌瘦,眼神空洞麻木,看到这支军容鼎盛的队伍,便如同受惊的兔子,远远地就躲开了。 车厢里的气氛,也变得压抑起来。 赵长歌再也没有了刚出京城时的兴奋,他只是沉默地看着窗外,那一张张绝望的脸。 出发后的第十一天。 队伍在临近南平郡边界的地方,被一大群灾民,拦住了去路。 足有上百人。 他们衣不蔽体,骨瘦如柴,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。 为首的几个男人,看到队伍前面的“赵”字大旗,“扑通”一声就跪倒在地,用尽全身的力气,哭喊着,磕头乞求。 “官爷!行行好吧!给口吃的吧!” “我们已经三天没吃东西了!” “救救我们吧!!” 赵长歌的眼圈,瞬间就红了。 他看到人群中,一个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少年,怀里紧紧抱着一个早已没了气息的女婴,眼神麻木,一动不动。 他再也忍不住了。 他猛地回头,对着赵奕请命。 “哥!给他们点粮食吧!” “他们……他们快饿死了!” 楚嫣然也面露不忍,她掀开车帘,看着那一张张绝望的脸,嘴唇动了动,最终还是看向了赵奕。 他既没有同意,也没有拒绝。 他只是对着李金,淡淡地吩咐了一句。 “去,从粮车上,取一小袋米下来。” 然后,他指着人群中,一个抱着自己孙女,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老妇人。 “把这袋米,给她。” 赵长歌愣住了。 为什么? 为什么只给一个人? 但他还是下意识地,执行了命令。 老妇人颤抖着双手,接过那袋沉甸甸的米,激动得老泪纵横,抱着米袋,就要给赵长歌磕头。 然而,她的头,还没来得及磕下去。 周围那些灾民的眼神,变了。 那是一种,混杂着贪婪、嫉妒和疯狂的眼神。 绝望,在这一刻,被更原始的欲望所取代。 第(2/3)页